魏牌高山這“配置平權(quán)”,乍一聽像個新鮮玩意兒,細琢磨,更像是“尺寸定價”的營銷新衣。MPV市場,拼配置、拼價格的戲碼屢見不鮮,如今玩起“全系標配”,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?
高山7、8、9,尺寸梯度分明,目標人群也清晰可見。高山8對標GL8、賽那,高山9劍指騰勢D9、嵐圖夢想家,未來高山7則要在家用MPV市場與比亞迪夏、傳祺M8一較高下。好一個“全面覆蓋”,胃口著實不!
激光雷達、Hi4四驅(qū)、NAPPA真皮、冰箱影音……琳瑯滿目的配置堆砌,仿佛一夜之間,MPV市場告別了“乞丐版”。先前選車,配置表看得人眼花繚亂,如今倒好,直接根據(jù)尺寸“盲選”即可。這到底是用戶體驗的提升,還是選擇權(quán)的變相剝奪?頗有“以配置之名,行漲價之實”的嫌疑。
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”,消費者的需求千差萬別,豈能一概而論?有人追求極致享受,自然也有人注重實用經(jīng)濟。將所有配置捆綁銷售,看似方便,實則忽略了那些只想擁有基礎(chǔ)功能,不愿為冗余配置買單的消費者。這就好比餐廳只提供豪華套餐,食量小的顧客也只能被迫“打包”。長此以往,豈非“竭澤而漁”?
更令人擔憂的是,這種“一刀切”的模式,恐將成為行業(yè)“新常態(tài)”。未來,汽車市場是否會徹底淪為“尺寸定價”的天下?細思極恐!
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真正的競爭力永遠是產(chǎn)品本身。與其在營銷策略上玩弄概念,不如腳踏實地提升產(chǎn)品力。消費者渴望的是貨真價實的品質(zhì),而非被華麗辭藻包裝的“偽需求”。
“配置平權(quán)”的背后,暗藏著簡化生產(chǎn)、降低成本的商業(yè)邏輯。然而,消費者需要的并非“配置統(tǒng)一”,而是“選擇自由”。別忘了,汽車市場最終的裁判權(quán),掌握在消費者手中。希望車企能真正傾聽用戶心聲,莫讓“配置平權(quán)”淪為“選擇綁架”。一個良性發(fā)展的市場,需要的是百花齊放的產(chǎn)品多樣性,而非千篇一律的“標配”。